|
問:孩子才15個月,跟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,就要咬人怎么辦?
市婦保院心理咨詢師答:其實,寶寶咬人、打人都是身心發(fā)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(xiàn),爸爸媽媽首先要了解清楚這種行為背后的原因,才能知道怎么做。
原因一:出牙。寶寶仍在長牙,同時也會有各種不適應(yīng)的感覺。這時候他們希望能夠通過磨牙來緩解這種不適應(yīng)。因為他們沒辦法用語言來表達(dá)自己的情緒,只能通過咬媽媽的乳頭、咬媽媽的臉或者是咬一些小玩具來讓媽媽知道。
原因二:好奇。對于1歲左右的寶寶來說,嘴巴和小手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。他們會把能抓到的東西都放在嘴巴里,包括爸爸媽媽的身體,他們都要咬一口或者用手拍打一下,這僅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種方式。
原因三:尋求表達(dá)。寶寶有很多話想對爸爸媽媽說,可是2歲不到的小寶寶做不到。當(dāng)寶寶感到不舒服或者不高興的時候,他們可能通過打或者咬的方式,向媽媽傳遞情緒,表達(dá)不安。
原因四:缺少安全感。心理學(xué)認(rèn)為,寶寶在0-6歲期間是安全感培養(yǎng)的重要階段。這一時期的孩子,對爸爸媽媽的依戀感非常強(qiáng),特別是對母愛的要求非常強(qiáng)烈。
原因五:自衛(wèi)。有時候?qū)殞毚蛉耸浅鲇谝环N自衛(wèi),可能是小朋友搶了他的奶瓶和玩具,或者有人先打了他,再或者是有小朋友抓了他的頭發(fā)。寶寶絕不會容忍自己被欺凌,他會盡力保護(hù)自己的利益,這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(yīng)。
原因六:希望得到關(guān)注。別看寶寶小,他們也心思縝密著呢!尤其是在做好事時,往往希望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足夠關(guān)注。然而,他發(fā)現(xiàn)并沒有那樣,所以做一些比較強(qiáng)烈的動作來引起注意。
搞清楚了孩子打人咬人的原因,接下來就好辦啦。爸爸媽媽可以試試這樣來改變孩子的攻擊行為:
看到寶寶動手打人,不要沖動,要保持冷靜。如果寶寶好打人的毛病通過教育一時還難以改正,還可以采取短時間地剝奪其游戲權(quán)利或?qū)⒑贸缘氖称、好玩的玩具暫時沒收的方法,使寶寶認(rèn)識到打人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不好的,大家不喜歡,只有不打人了,小朋友們才樂意和他玩,以幫助他改正缺點。
對于寶寶行為轉(zhuǎn)變過程中的點滴進(jìn)步,爸爸媽媽都應(yīng)及時給予鼓勵,使寶寶明白動手打人不是好孩子,大人不喜歡,有錯就改大人才喜歡。
此外,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利用故事、兒歌及其他形式向?qū)殞毠噍數(shù)览砗托袨闃?biāo)準(zhǔn),使寶寶慢慢知道,什么叫好,什么叫不好,什么該做,什么不該做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