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如今在義烏,機動車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已漸成習慣,形成常態(tài)。但連日來,記者在蹲點采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行人不走人行道、亂闖紅燈,一些非機動車騎行者逆向行駛、不按車道行駛等不文明的交通違法行為,卻成了新的交通頑疾。
現(xiàn)場直擊一:旁若無人,逆向行駛險象環(huán)生
第一個時間坐標,定格在上周一工作日上午9時07分,記者在賓王路與江濱路紅綠燈路口觀察。此時,雖然已過交通高峰期,但主干道車輛依然川流不息。記者看到,很多電瓶車在機動車道上逆向駛向江濱路。駐足1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,幾乎每分鐘都有幾輛電瓶車或自行車逆向行駛,旁若無人。趕上綠燈放行,有的電瓶車與正常行駛的汽車擦肩而過,險象環(huán)生。
“逆向行駛太不應該,走捷徑也不能忘了交通規(guī)則,不顧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!甭愤^的傅大伯說。據(jù)老人講,他平時路過賓王橋頭,在非機車道上總是會遇到很多逆向行駛的電瓶車、自行車。
除逆向行駛外,記者在賓王路與江濱路、義東路與江濱路等路口還看到,當綠燈放行時,自行車、電瓶車與汽車“爭搶”機動車道現(xiàn)象也十分嚴重,引得汽車司機紛紛剎車避讓,有的汽車司機“惹不起”,只能躲得遠遠的,嚴重影響通行效率。
現(xiàn)場直擊二:圖個方便,行人亂穿機動車道
第二個時間坐標,同樣是工作日上午9時45分,記者來到篁園服裝市場附近。7號門前的人行道上,一溜兒汽車正停在“車讓人”斑馬線前十幾米外的地方。原來,兩位行人沒有走在人行橫道上,正在橫穿寬闊的大道,硬生生“搶”占了機動車道。
“駕駛員與行人要相互禮讓,只有這樣,大家出行才會更安全,也才能讓整個城市更有溫度、更有情懷、更加文明,F(xiàn)在‘中國式過馬路’雖然有所減少,但是這種車讓人、人卻不守規(guī)的現(xiàn)象,是一個需要我們關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,應引起每個人的重視!币晃辉诼愤吂卉囌竞蜍嚨氖忻癖硎。
稍后,一輛公交車到達篁園服裝市場站,從車上下來許多乘客。他們無一例外直接穿越機動車道,進入篁園服裝市場。據(jù)觀察,公交站點離人行橫道只有20米左右。更嚴重的是,除了行人,不少電瓶車車主也選擇橫穿馬路,一加油門就從機動車道另一邊沖了過來。
距離斑馬線不遠,為什么不從斑馬線走而要橫穿機動車道?面對記者詢問,一位剛穿過機動車道的年輕人說:“圖個方便吧,F(xiàn)在大家都覺得直接走機動車道時間短,而且汽車都會禮讓行人的。”
部門對策:加強管理,向科技要警力
針對非機動車逆向行駛、行人強行橫穿馬路等種種交通不文明現(xiàn)象頻發(fā)的問題,記者采訪了市公安局交管分局副局長高永軍。
高永軍介紹,這些不文明現(xiàn)象的存在,有主客觀原因。客觀原因是,目前我市道路基礎設施跟不上城市發(fā)展,造成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。特別是近年來我市老城區(qū)有機更新,施工點比較多,通行壓力比較大。與此同時,現(xiàn)有城區(qū)道路中,有相當一部分非機動車道是不連續(xù)的,還有如貝村路、香山路、稠州路、丹溪路等路段非機動車道比較窄,或者機動車違停,造成了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混行、逆行等不文明現(xiàn)象。主觀原因是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67萬輛,電動車登記數(shù)量43萬輛左右,部分駕駛人員文明道德素養(yǎng)不高,交通安全意識較弱。
高永軍坦言,面對義烏龐大的非機車車輛,光靠現(xiàn)有的警力來管理顯然力有不逮,因此,需要向科技要警力。目前,在城區(qū)樂購、義烏之心、吾悅廣場等路段安裝了智能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,通過智能監(jiān)控來加強管理。同時,有150個語音提示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“上崗”,實現(xiàn)“機器代人”,投入4900萬元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,保證非機動車與機動車“各行其道”。
為最大限度改變目前行人、非機動車不文明行為頻發(fā)的現(xiàn)狀,高永軍說,接下去,他們將進社區(qū)、進學校、進企業(yè)、進農(nóng)村、進機關宣傳交通安全法規(guī),尤其針對非機動車車主和公路沿線農(nóng)村的老人,從“要我守規(guī)矩”轉變?yōu)椤拔乙匾?guī)矩”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