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老公婚前婚后幾年,單位不錯,收入還是滿不錯的,后來覺得自己能力強的不得了,要賺大錢,出來創(chuàng)業(yè)折騰了好幾個項目,虧了200來萬,把辛苦積蓄虧了精光,還借了父母30萬,好了,接下來這5年,不折騰了,工作也找過,沒合適的,39歲開始,到現在44了,干脆就呆家里,做家務,炒股,偶爾網上做點點生意賺個2千來塊。 時間久了,大概是躺平了,就這樣天天在家混日子。所有的經濟壓力,都壓在她身上。 同學人滿能干的,長的也是可人的,氣質高雅,是做審計的,收入不錯,但是工作壓力極大,忙的厲害,她說回到家看到老公一副萎靡不振就想發(fā)火,可是又覺得老公顧家,體貼人,家務事也幾乎全包了,就連她內衣內褲都是老公洗,對孩子也有耐心,這幾年就這樣過來了。 老公對她父母很好,這也是她一直忍住不離婚的重要原因。 她也知道老公天天在家也不好受,可是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,沒見他能有點行動。 她老公天天呆家精力充沛,那方面要求比較多,同學起早搭黑的忙碌,一回到家累的狗一樣,早早就刷刷直播,要睡覺,老公總隔三岔五的要求過生活,因為這同學也很煩。 同學說這幾年都不知道熬過來的,到底要不離,糾結不堪,大概也就是這樣熬到老。 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” 某女性說的很樸實:我不離婚的原因,我不知道自己過,會不會比現在更好。但是我知道如果我老公離開了我,他會活的更好。 這里情況是,她老公離開她,大概率會過不好。 十幾年夫妻,雖然看著老公各種的不如意和喪,到底各種親情在維系,在她工作中無數次困惑與無奈時,在她身體不舒服時,老公象照顧孩子樣,焦急萬分,無微不至的關心。 他們夫妻,冤家,又是相互依靠,這大概也是大多數家庭的宿命。 她內心里不忍看到老公離開她時落寞無助,就跟不忍看到窩囊的親哥哥受到傷害。 清官難斷家務事,寧拆一座廟,不拆一樁婚,勸同學還是過著吧
|
GMT+8, 2025-4-5 20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