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梅后,強對流天氣多發(fā),短時強降雨頻繁登場,讓人措手不及。近日,衢州市的衢江區(qū)杜澤、上方等鄉(xiāng)鎮(zhèn),就因短時強降雨遭遇山洪、泥石流,進村道路被沖毀,令人揪心。 我市也已于6月7日正式入梅,入梅后降水過程較多,尤其短時強降雨的威力不容小覷,1小時內(nèi)降雨量超20毫米即為短時強降雨。當大量雨水迅速往低洼處匯集,河道、排水系統(tǒng)壓力瞬間增加,城市內(nèi)澇、農(nóng)田積水說來就來,山區(qū)更是泥石流、山體滑坡的高危地帶。 面對短時強降雨,我們得時刻繃緊防汛這根弦。相關部門要早謀劃、早部署、早行動,做好應急預案,全面開展汛前檢查,多組織應急演練,建強應急力量,備足應急物資,切不可麻痹大意。要關口前移,時刻保持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狀態(tài),才能在風險來臨時應對自如。 防控措施必須從細從實。對城鄉(xiāng)低洼易澇區(qū)塊,責任鏈條要擰緊扣牢,工作部署、調(diào)度指揮等責任細分到位,守好各自“責任田”。防范工作做在前、措施落實到位,突發(fā)短時強降雨時才能心中不慌。 應對短時強降雨,還得靠全民參與。要加強強降雨的宣傳和預警,提升廣大群眾的警惕性。廣大群眾要增強“自我安全第一責任人”意識,學習防汛安全知識,關注天氣變化,掌握應急避險常識,提升防災減災能力。 只要我們?nèi)翰呷毫,守好各自責任田,把防汛措施落實落細,就一定能有力應對災害天氣,守護好群眾的正常生產(chǎn)與生活安全。 |
GMT+8, 2025-7-2 22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