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要求飲食所提供的營養(yǎng)成分有一定比例,方能更好地生長發(fā)育。一般要求奶內糖類物質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里一半左右。但是,牛奶每100毫升中含蛋白質3.5克,脂肪3.5克,糖4.8克,其中糖提供的能量只相當于總能最的30%左右。牛奶蛋白含量既高又難消化,糖含量則低,這種營養(yǎng)成分組成對消化功能較強的牛犢是很合適的,但對嬰兒來說,不如人奶理想。為了改變三種營養(yǎng)物質的比例關系,必須加大糖的含量。平時用牛奶喂養(yǎng)嬰兒時,應在牛奶內加白糖,一般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5-8克比較合適,即每斤牛奶加糖0.5兩至0.8兩。 牛奶內糖含盆少不利于嬰兒營養(yǎng),太高對嬰兒也不利。牛奶中白糖或其它搪類物質太多可造成小兒腹瀉,或者虛胖、抵抗力不強,容易生病。稀釋牛奶加水或米湯稀釋,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濃度降低,凝塊變小,容易消化。早產兒或生后1~2周內的新生兒胃腸功能弱,若給予不經稀釋的牛奶,會引起消化不良,過濃的牛奶還會引起嚴重的疾病;但過于稀釋,營養(yǎng)物質不足又會引起營養(yǎng)不良。所以,早產兒或生后1~2周內的新生兒宜吃2:1(2份牛奶+1份水)或3:1的牛奶,以后逐步過渡,一個月后再給吃全牛奶。目前認為,若足月新生兒的胃腸功能強,也可喂不兌水的牛奶。 奶內加糖時還要根據小兒大便作適當調整,如果大便太干就可多加些,稀時可減少些。有人說吃糖多容易“上火”,大便會干。這是不對的,實際上嬰兒奶內糖加多了,超過能夠消化的范圍,反倒會拉稀。 有人還往奶內加米湯或糕干粉,其實這些都是以糖為主的食物,應用時可減少或代替奶中的白糖。但原來吃慣了白塘的小孩不易替換,因為其它以塘為主要成分的食品、都不甜或沒有白糖甜,孩子不愛吃。 |
GMT+8, 2025-5-10 17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