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古董與數(shù)碼兩個詞放在一起,你能夠想到什么? 在數(shù)碼科技快速迭代、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,仍然有人鐘情于那些早已經被時代淘汰的數(shù)碼產品。 近年來,一股復古潮流席卷數(shù)碼界,CCD相機、CD光盤、老式游戲機……類似的“數(shù)碼古董”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頻頻出現(xiàn)。 除了獲得新奇的體驗、重溫屬于那個年代的美好外,從這些早已退出時代舞臺的數(shù)碼產品身上,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科技的進步。 CCD相機被應用CMOS的設備取代 CCD全稱為電荷耦合器件。自數(shù)碼相機被發(fā)明以來,很長一段時間內,CCD都是數(shù)碼相機圖像傳感器獨一無二的選擇。 據(jù)專家介紹,圖像傳感器的功能主要是將光學圖像信號轉換為電信號,其作用類似于人眼的視網(wǎng)膜。CCD能夠實現(xiàn)光電轉換,利用的是光二極管。其應用歷史已經有半個世紀,曾經在圖像傳感器領域獨占鰲頭。 彼時,CCD相機是數(shù)碼相機中的主流?珊镁安婚L,應用CMOS(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)圖像傳感器的相機在進入21世紀后異軍突起,很快便取代了CCD相機在數(shù)碼相機中的主導地位。 與CCD相比,CMOS圖像傳感器在光電轉換過程中,即光學圖像信號在被轉換為電信號時,相關電荷能夠被直接轉換為電壓和讀數(shù),轉換過程較為直接、簡單、高效,因此后者在生產成本、響應速度以及功耗等方面具有顯著優(yōu)勢。最終,經過不斷技術迭代,CMOS成為如今許多相機、手機、無人機等產品圖像傳感器的不二選擇。 創(chuàng)新并未就此止步,CMOS圖像傳感器又被“玩”出了新的花樣。例如,為了在智能手機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增加CMOS的單個像素面積,如今許多手機廠商都采用多像素合成技術。其技術原理是在拍照時,可以將多個像素合并成一個像素進行感光,從而在幾乎不改變圖像傳感器大小的情況下,使單個像素面積增大,有效提升單個像素的感光能力,增強暗光時的拍攝畫質,提升照片純凈度。不過,施這樣的“魔法”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。當多個像素被合并為一個像素后,輸出照片的像素數(shù)量會顯著降低。例如,具備4800萬像素的圖像傳感器在應用“四合一”多像素合成技術后,其輸出照片的像素數(shù)量會降低為1200萬。 網(wǎng)絡流媒體音樂平臺“接棒”CD光盤 除了近期大火的CCD相機,已經逐漸在音樂市場銷聲匿跡的CD光盤及CD播放器也重新出現(xiàn)在大眾視野中。 CD播放器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,發(fā)展至今已經有40余年歷史。CD光盤以及CD播放器的出現(xiàn),標志著音樂的記錄方式從模擬信號跨越到了數(shù)字信號。 CD光盤記錄音樂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刻錄的方式,在光盤表面制造出凹凸不平的軌跡,以此代表0和1,從而將聲音信號轉化為數(shù)字信號進行存儲。CD播放器在讀取CD時,利用激光拾音器等部件向光盤表面發(fā)射激光,由于光盤表面被刻錄了許多凹坑,因此當光束打在凹坑處時,反射光較弱,光電檢測器撿拾的信號。欢敼馐蛟跓o凹坑的表面時,反射光較強,撿拾的信號大,從而實現(xiàn)了對0和1數(shù)字信號的讀取。 不過,在MP3以及智能手機普及后,主流人群聽音樂的載體發(fā)生了改變,網(wǎng)絡流媒體音樂平臺“接棒”CD光盤,成為音樂的主要記錄方式。 聽眾不再需要購買實體光盤或者用電腦下載音樂文件,打開手機上的在線音樂應用,音符便會從中“流淌”出來,真正實現(xiàn)了讓音樂隨時隨地環(huán)繞身邊。 不過,為了滿足千萬用戶的線上使用需求,在線音樂App需要強大的科技支撐。專家表示,今天人們能夠便捷、流暢地欣賞音樂,主要得益于5G等移動通信技術,以及WiFi、藍牙等近場通信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而這背后則是包括了算力、算法、存儲等在內的整個網(wǎng)絡服務供給能力的巨大提升。 得益于藍牙等技術發(fā)展,人們在收聽音樂時也得以擺脫設備線材的束縛。 對于普通公眾來說,以藍牙技術為代表的音樂無線傳輸和播放,已經可以替代有線傳輸,無論是在傳輸、解碼速度還是質量上,都是如此。為了解決藍牙無線傳輸方式易受電磁頻譜、信號質量、網(wǎng)絡環(huán)境等因素干擾的問題,近年來藍牙抗干擾等技術不斷進步,藍牙音樂的音質也日臻完善。 除此之外,近場通信(NFC)技術這些年也逐漸在耳機、音箱等設備中普及,用戶只需將具備NFC功能的手機與其輕輕一碰,即可以省去繁瑣的配對流程,實現(xiàn)二者間的快速配對。 |
GMT+8, 2025-5-15 23:01